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> 谱牒研究 > 濂溪源流

濂溪源流

湖南周氏源流(一)

作者: 本站 来源: 本站 时间:2016年04月11日 浏览次数: 字体:[]
  零陵大樑园周氏
  始迁祖景和公,原籍江西永新,明初官指挥,由江西携二子贵龙、贵虎由江西征永有功,得封孱陵侯,长子贵龙回籍,季子贵虎留居零陵北区大樑园,传五世有玄孙十三人,衍为十三房,分处零陵、东安等处。清宣统元年(1909)建总祠于东安花桥。1925年十三房合修通谱。
  道县周氏
  远祖宽饶,传至十二世从远,北宋初中进士,任指挥使,迁道州营乐乡石塘桥,生子智强,智强生子周识、辅成。始祖辅成,世居濂溪,宋祥符8年(1015)进士,终贺州桂岑令。子敦颐,原名敦实,字茂叔,理学家,著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等。敦颐生子寿、焘。寿,字季老,一字元翁,宋元丰进士,善书法,著《周元翁诗集》;焘,字通老,一字次元,宋元祐进士,官终宝文阁待制,著《爱莲堂集》。
  道县清溪周氏
  始祖隋时归仁公,世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,五传至如锡公,唐武德元年(619)进士,因言事不合,左迁道州司马,遂家于宁远县大阳洞,如锡公之孙福连再徙道县清溪村。至1948年,已传21代,全族人口2000余人。宗祠在清溪老村。
  道县江村周氏
  始祖成材公,字作栋,生于广东韶州,至湖南道州探亲时见州北江村山水清秀而甚善,遂家江村。族人分布在源头漯、金汤漯、老埠头、访尧滩、南漯、飘漯等地。至1948年,已传23代,全族人口1910人。
  江永周氏
  原籍山东青州府。始祖归仁公,居青州,仕隋魏博节度使,左迁襄州刺史。至四世安时,字朝用,生二子,长如鍉,次如锡。鍉登唐进士第,任授韶州曲江县令,迁大理寺评事,出知道州路刺史,终于任所,葬永明潇水南清凉台(清凉寺)。锡于唐贞观元年(627)继登进士第,历任高州刺史、征南大元帅、水陆马步都统、左金吾卫上将军、金紫光禄大夫,后因奏宫内事忤旨,贬道州充军司马。鍉生子六:弘慎、弘怀、弘恂、弘磷、弘悯、弘惮;锡生子十八:弘约、弘本、弘邵、弘道、弘正、弘章、弘沐、弘谦、弘德、弘量、弘交、弘度、弘明、弘顺、弘亮、弘意、弘利、弘颂,合称二十四弘。或任他邦而占籍,或相山水之宜居乡社,或慕田园之利,而散居各方。弘慎居神福地(今福洞);弘悯居槐木,后迁居古调,分脉山田湖潭(今荷柏塘),又分脉栎口头、风塘;弘本居上甘棠,后分脉溪头、宋村;弘章居东江(今城关周家巷口),后分脉周家邦;弘亮居石枧邦鳌岗,分脉晶咏、思棠,至十七世次燿兄弟于宋元丰年间(1078~1085),由思棠徙居上林(今上洞村),分脉城下;弘量、弘顺居界头(今上界头),后弘顺十二代孙于宋乾德3年(965)分脉下甘棠及山水口;弘交居白象、秀水、周棠;弘度居雄川,弘恂居沐田;智毅于唐元和14年(819)广西模州刺史以疾休官回,至永邑,瞩目潇源景趣,卜居于是,名曰达尊(今达村)。至曾公再徙白上塘,谓之塘背,后分脉山爻头。弘惮次子符,于唐开成2年(837)徙居石梯头(今三元宫)。全县周姓主要分布城关、允山、厂子铺、夏层铺、冷水铺、兰溪、桃川、上洞等9个乡镇。周姓既是县境古老的姓氏之一,又是第二大姓,约占总人口的9%。
分享到

在线咨询

QQ客服 QQ客服

咨询热线
0746-5236826